“泉”在济南过七夕 诗文朗诵会暨明湖读书会举办

发布时间:2024-08-10 浏览量: 2326
分享到:

华山脚下,诗意盎然。8月10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七夕诗文朗诵会暨第三期明湖读书会盛大举行。活动由济南市历下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历下区作家协会和朗诵艺术家协会承办,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全民阅读,点亮阅读之光。

活动在华山脚下的自然风光中拉开序幕,著名诗人桑恒昌、山东省文联副主席王方晨等文学界重量级嘉宾出席,与文学爱好者们共襄盛举。

朗诵环节中,朗诵艺术家们以饱满的情感和独特的声音,带领观众穿越古今,感受中外爱情诗歌的无穷魅力。从舒婷的《会唱歌的鸢尾花》到桑恒昌的《听泉》《我愿》,每一篇作品都充满了深情与力量。历下区朗协主席刘宗朗诵了桑恒昌的《我愿》,用声音表达在愿望中寻找生命的热情和希望。张莫林朗诵了舒婷的《会唱歌的鸢尾花》,用饱含激情的声音歌颂炽热的情感与热烈的生命。刘燕带来欧震的《等》,让我们在等待中体会时间的重量,她4岁的小孙子也一同上台朗诵《感谢遇见》,勇敢又自信。朗协理事大川为观众带来桑恒昌的《听泉》,表达对泉城的热爱,在泉水的叮咚声中寻找心灵的宁静。王鹤鸣朗诵了舒婷的《致橡树》,表达那份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邹丽带来邓颖超写给周总理的《海棠花祭》,让我们体味了两位革命家深长而永恒的、为共同理想而跨越时空的爱情。张生妹朗诵了桑恒昌的《爱人》,用声音传递爱的温柔与力量。75岁的赵亚男带来毛翰的《老有老的骄傲》,铿锵的声音与激情,在岁月的沉淀中找到骄傲。卢玲朗诵了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表达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与赞美。金民带来桑恒昌的《战士的脚》,提醒我们不忘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韩少鹏带来李乐军原创诗歌《仓央嘉措》,带领大家感受雪域高原上的“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张守志带来他的原创作品《七律.华山游》,带领我们在诗歌中游历华山的壮丽。

最后,三位小朋友刘伊一、王婧琪、付艺佳分别朗诵了桑恒昌先生的作品《大声说着光芒》《亲历荷塘》和《旧时燕子》,孩子们充满感情与力量的朗诵,展现了纯真与诗意的完美结合,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在享受了诗文朗诵的美妙之后,第三期明湖读书会环节更是高潮迭起。桑恒昌和王方晨分别分享了他们的文学创作心得。桑恒昌以其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和深刻的文学见解,为大家带来了宝贵的艺术人生分享。桑恒昌为诗歌而生、用生命写诗,83岁的他分享了在母校平原一中校庆上的即兴演讲,“我的老师,你们的目光,是一次又一次托起东方日出的,最远的那道地平线”“离母亲最近的是学校,所以称作母校”。他讲述了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9.9死 0.1生”的经历,呕心沥血用诗歌表达生命。他诵读了《我的简介只有七行》等经典诗作,还回忆了与食指的诗人见面会,激情澎湃。他建议诗歌创作要精雕细琢,不要写成诗歌的广场舞,要寻找新鲜的、深刻的、无与伦比的诗句。

王方晨深情诵读了他的原创诗歌《一中开端:老人》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分享环节,他从新买的一本书《文学是什么》讲起,回忆自己30多年的文学创作之路,从金乡的小学老师走向专业创作,他认为文学是一种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他讲述了诗歌与小说的“相互融合,本质相通”关系,诗歌的语言表达对小说有助力,小说需要更高级的诗性。他认为,文学创作要有独特的辨识度,有自己的质感和亮度。王方晨对历下区作协的明湖读书会表示肯定,鼓励作协为推动基层创作和全民阅读多做贡献。

济南市历下区慈善总会会长李乐军,济南历下区公安分局领导、一级高级警长韩少鹏,济南市历下区作家协会主席刘勇,副主席王玉河、曹竹青(兼秘书长)、赵炜,济南市历下区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刘宗、副主席余春容以及30余位作家、朗诵艺术家们参与了活动,活动得到了信报融媒(山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