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4年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25-04-29 浏览量: 3053
分享到:

2024年,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强优势、补短板、创特色,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有力维护了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大局稳定。全省受理案件21.92万件,结案金额42.77亿元,调解成功率、仲裁结案率分别达83.15%、99.40%。总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从案件总量看,全省受理案件增幅回落至1.82%,矛盾纠纷增多态势得到明显遏制;从案件类型看,多集中于劳动报酬、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确认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占比超90%;从涉案主体看,劳动者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新生代劳动者维权意识明显增强,私营企业劳动争议持续多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争议逐年增多但总量相对较少;从仲裁结果看,劳动者完全胜诉比例为22.61%,用人单位为9.12%。

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调解仲裁作为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主渠道作用,打出一套源头治理、协商调解、仲裁办案、部门联动的“组合拳”,将大量争议案件终结在调解仲裁阶段,有效发挥了“拦水坝”作用。

一、狠抓源头治理,全力以赴建立预防矛盾纠纷新机制。我们坚持关口前移,深化源头治理,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一是搭建立体普法矩阵。组织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服务企业活动,推进“普法讲堂”“流动仲裁庭”等进企业、进工地、进校园,开展“送法入企”“用工体检”活动,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劳动者理性维权。2024年全省累计开展活动1961次,服务企业1.36万家,惠及劳动者30.22万人。二是常态开展争议监测预警。深入开展重大集体争议预防化解专项行动,坚持重大争议专报、集体争议月监测、总体案件情况季报告制度,定期调度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维权情况,主动研判争议发展趋势,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落实仲裁建议制度,适时向争议多发、频发企业发送建议书,帮助企业定向“诊疗”。三是延伸“维权+就业”服务链条。深入推进“调解仲裁+就业帮扶”工作,建立调解组织、仲裁机构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动机制,提供劳动维权、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一体化服务,护航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狠抓柔性化解,全力以赴建立协商调解矛盾纠纷新路径。我们主动出击、靠前服务,创新劳动争议基层治理,开创协商调解工作新局面。一是做实协商化解。充分发挥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工会引导协商作用,积极指导用人单位健全完善内部协商申诉制度,2024年引导签订和解协议1.15万份,发布21家典型企业经验做法,用人单位自主化解纠纷能力显著提升。二是做强基层调解。坚持做优存量、发展增量,在全省已培育17家全国金牌调解组织、132家省级标准化调解组织基础上,深入开展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提升行动,推动省级标准化调解组织扩容提质。三是做优调解服务。积极开展调解品牌创建、委托调解、跨区域协同调解,重点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联合调解,深化“互联网+调解”,2024年在线办结调解申请1.30万件,实现争议高效妥善处理。强化诉调对接,1293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2135名调解员入驻法院调解平台,2024年成功调解平台案件4304件。

三、狠抓效能提升,全力以赴打造仲裁化解矛盾纠纷新样板。我们立足群众需求,全方位提升仲裁办案质效,让劳动者在每一起案件纠纷中感受到仲裁的力量与温度。一是坚持维护重点群体权益。建立女职工劳动权益联合保护新机制,在全省建立女职工维权工作站400个,2024年处理争议3.83万件,涉案金额6.79亿元。深入实施农民工劳动争议速裁机制提升工程,落实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和工伤保险待遇争议“双速裁”,2024年速裁争议6501件,为农民工挽回损失3.06亿元。二是坚持深化办案方式改革。扩大要素式办案适用范围,实现全省仲裁机构要素式办案全覆盖,2024年要素式处理案件4.42万件,占可要素式案件量的74.99%,庭审时长、办案期限、文书篇幅大幅缩减。三是坚持提升仲裁办案能力。积极服务和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2024年业务培训覆盖沿黄9省区2100余人,培训规模和参训人数创历年之最。常态化开展仲裁案件评查,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印发仲裁常用文书样式,为基层办案提供指导。组建省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专家库,鼓励基层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比武,2名仲裁员获评2024年度全国“人社知识通”。

四、狠抓部门协作,全力以赴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共治新格局。保障劳动权益是个系统工程,各方同向发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我们充分发挥“仲裁+”力量,下好多元纠纷化解“一盘棋”。一是“府院联动”解纷。强化府院联动,扎实开展典型案例及疑难问题研讨、联合调解等活动,合力建设应用全国首家省级裁审衔接平台,我省被确定为裁审信息比对机制建设试点省份。二是“一站式”解纷。1837家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入驻“一站式”矛调中心,织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积极配合平安山东建设考核,以考促干、以考促优,助推调解仲裁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三是“一体化”解纷。扎实推动仲裁监察一体维权,各地普遍设立仲裁监察综合维权窗口,实现同窗受理、一体服务、联动维权,形成“1+1>2”维权合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省调解仲裁工作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一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奋力谱写山东调解仲裁工作新篇章,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贡献更大山东力量。